Kimi K2 Thinking来了,这么用才有实际价值
Kimi K2 Thinking发布几天了,在国内外那是引起一片鼓吹,老外更是比我们还激动。
作为一个开源模型,一举干翻了GPT-5、Claude Sonnet 4.5等业界先进闭源模型。
总参数1万亿,激活参数32B,上下文长度256K,是一个推理的混合专家(MoE)模型。
它能够一边搜索,一边思考,甚至能执行多达200 – 300次连续工具调用,并在数百个步骤中进行连贯的推理,以解决复杂的问题。
总而言之,编程、数学、搜索、写作、推理都很能打,关键是运行成本还很低,这种Agentic(智能体式)大语言模型,是未来的趋势。
吹是这么吹,是骡子是马,得拉出来遛遛。于是老马看了一圈业内评测,发现基本都是拿它来做数学题,写网页。
不能否认,数学题和网页也是一种需求,但跟普通人没啥太大关系,这种评测更像是人类在迎合AI。
即AI擅长什么能力,人类就去测试它们这方面的能力,给AI打工,为了AI而AI,这类测试又有何意义。
AI的归属是人类的工具,得解决人类实际生活工作上的问题,因而老马打算从实际需求出发,测试一下Kimi K2 Thinking模型到底如何。
1、撰写SVG翻页交互代码
别打老马脸,写代码不代表写网页,这真是个实际的需求。
有小伙伴想在公众号的文章里面,实现插入十几张图片的翻页交互效果,这就涉及到SVG交互和JS控制。
那最终实现的就得靠代码,所以老马打开了Kimi的官网:https://www.kimi.com,登录后再把对话框下面的小灯泡打开,打开了就是Thinking长思考模式,如图:
老马也针对以上需求撰写了提示词进行提交,如下:
撰写完整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中的图片SVG翻页交互代码,代码能够复制插入微信公众号编辑器中,实现插入十几张图片,用户手动进行翻页浏览的交互效果。
Kimi K2 Thinking经过一轮思考之后很快交付了代码,不过代码里面插入的图片是使用外链的形式,最后使用了135编辑器随便上传了几张图片进行代码处理,效果如下:
第一次给的代码基本是无法直接使用的,需要借助微信公众号第三方编辑器进行处理,甚至需要修改提示词再次生成代码,让其符合第三方编辑器的代码的格式要求。
2、专利申请
这也是一个一线研发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,当前需要申请一个名为《一种解决塑胶光学镜面夹线的气冷系统》,下面通过Kimi K2 Thinking收集整理专业知识资料及申请路径建议,如图:
提示词老马可能写得不够专业人员贴切,但基本还原了需求,如下:
现在需要申请一个《一种解决塑胶光学镜面夹线的气冷系统》的专利,涉及技术点为塑胶光学镜面夹线和对应的气冷系统。请从实际能够落地的技术工艺出发,保证科学、真实、严谨的态度,完成相关专业知识材料的整理及专利申请的路径建议
生成的答案结果,老马下载保存成了图片的形式,这样看起来比较直观点,字数没那么多,就是图片比较长,如图(往上滑动浏览):
这个技术方案算是简化版的,可能是提示词的问题,如果要形成一份完整详细的技术方案,则需要对提示词进行调整。当然老马以上的测试案例不复杂,没能完全激发所谓的能力。
以上就是对Kimi K2 Thinking的测试,从任务的完成度上来讲,只能给到80分,人工智能的背后还得靠人工,Kimi继续加油努力吧。
好了,有任何问题和需求请在评论区留言,欢迎点赞、关注、转发一键三连,回见!


